香港國家安全立法的目的和原則 > 中央政府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角色

中央政府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角色

 國家如今實行「一國兩制」,粵港澳大灣區正好包含了一國之下,廣東省、香港、澳門三個不同制度的地區,其中廣東省奉行社會主義,香港、澳門奉行資本主義。中央在其中協調運作,就像一個掌控全局的家長,而粵、港、澳就像家庭裏的三個孩子,各有不同的特點,家長可觀察三個孩子之間的互動,作出調節。如果粵、港、澳實行的一套運作成功,放到全國,也就易於通行。故此,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央推廣「一國兩制」全域式治理的首選之地。

一、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
2019 年 2 月 18 日,國務院正式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包括香港、澳門和珠三角 9 個城市,當中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

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為:(1) 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2)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3)「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4) 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5) 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二、中央的角色
粵港澳大灣區有中央強有力的統籌,在當中扮演以下角色:

1. 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中央推廣「一國兩制」全域式治理的首選之地,建立自上而下、由中央統領的政府治理體系,規劃和調控灣區發展,破除「兩制」框架下的束縛和障礙。

2. 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涵蓋置業、教育、財務等方面,促使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內實現區域發展的一體化。

3. 出台系列惠及港澳的規劃、政策和措施,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自 2003 年起中央推動內地與港澳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及系列補充協議(CEPA)的簽訂,促進經濟的共同繁榮與發展。

4. 促使港澳與內地通過共用一塊屬於內地或港澳的土地,實行一方或多方管理的治理模式,如深圳灣模式、深港河套模式、粵港西九龍高鐵站通關模式等。

5. 在區域內建立經濟、科技、教育、醫療、就業、置業、養老等經濟社會全方位治理體系。


重點解說
粵港澳大灣區中涉及一個國家內三種不同制度的區域,必須要有中央強有力的統籌。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央推廣「一國兩制」全域式治理的首選之地。